-
开放 坚持 与时俱进
《国际商报》特刊——华友印尼IPIP园区: 打造全球锂电产业新标杆,共筑绿色未来
-
2025-04-20
-
今年是中国与印尼建交75周年,《国际商报》策划了中国—印尼经贸合作特刊。
-
浏览量:7
国际商报


华友印尼IPIP园区:
打造全球锂电产业新标杆,共筑绿色未来
园区概览:全产业链闭环,引领锂电产业升级

▲印尼前总统佐科出席三方签约仪式并致辞
IPIP位于印度尼西亚东南苏拉威西省科拉卡县波马拉镇,印尼国土局批准规划总面积9384.1公顷。园区旨在依托本地丰富的镍钴等能源金属矿产资源,提出“打造从资源开发到全锂电材料的一体化产业链”的发展目标。园区于2022年荣获印尼政府支持,列入印尼国家战略项目(PSN),是印尼政府重点发展的国家级项目,并被列入浙江省省级境外经贸合作示范区。
2024年11月,园区开始建设施工,12月份对生产区域开始场平工作。园区规划了生产区、生活区、电厂、码头、公辅设施五大功能区,其中一期规划高压酸浸湿法冶炼、火法、前驱体、锂盐、正极材料等生产项目,并计划在2030年,建成从矿山到电池材料再到电池回收的锂电池闭合产业链。
基于华友“两集两化”(产业集聚,企业集群;园区化,一体化)发展理念,我们致力于将IPIP园区建设成为技术领先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、ESG治理领先的世界级高端锂电产业园。
资源与地理优势:镍矿资源丰富,区位更优越
波马拉地区镍资源丰富,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。镍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。

▲IPIP码头
波马拉矿山自身资源丰富,每年将为园区湿法项目提供大量褐铁矿,并长期供应稳定可靠。同时,矿区还拥有大量残积矿,可为潜在火法冶炼厂提供原料支持。波马拉区域其他资源面积达2万余公顷,具备资源增储条件。
同时,IPIP园区地理位置优越,靠近主要海运航线,30km内有科拉卡、波马拉等多个港口,另外,园区规划有自建码头,海运便捷。除此之外,Kolaka机场距园区仅8km、Wolulu国道途经园区,海陆空交通便利,便于原材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,降低了物流成本,提高了运营效率。
国际合作与投资机遇:国际多边合作,全球共发展
在中印尼建交75周年之际,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化,为双边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表示,印尼致力于加强与中国的持久伙伴关系,预示着双边关系的未来将更加美好。
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闭环工业园区,IPIP涵盖了从资源开发到锂电池全材料的完整产业链。园区内规划有湿法项目、火法项目、精炼项目、前驱体项目、正极材料项目、电池回收项目、锂盐项目、发电厂、园区办公、生活区、水厂、园区道路桥梁和公辅配套等。
同时,IPIP已吸引了包括淡水河谷、福特汽车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的关注。其中,由华友钴业、淡水河谷和福特汽车三方联合,共同投资建设的波马拉矿区高压酸浸项目(KNI项目),计划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。项目受到印尼政府高度关注,印尼前总统佐科·维多多(Joko Widodo)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。目前,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,预计2026年底投产。
此外,园区还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,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,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。IPIP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,致力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,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。
人才引进与培养:校企联合培养,赋能促就业
IPIP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,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,同时贯彻人才本土化战略。
华友已与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:与印尼噶伽玛达、万隆理工等13所大学联合培养、选拔优秀的毕业生;携手印尼海统部与中国东北大学,联合培养研究生。基于此,华友与高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,通过设立奖学金、实习计划和培训项目,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园区,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。

▲华友印尼本土员工
此外,在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方面,IPIP将通过建立培训学校、提供大量就业机会,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。未来,园区预计将提供5至1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,极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。并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,提升本地劳动力的素质和竞争力,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双赢。目前,IPIP已创办2所驾校,为保障园区运输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。
在中印尼建交75周年之际,印尼波马拉工业园项目作为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及印尼“全球海洋支点”、资源“下游化”战略下的对接典范,将会推动印尼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升级,促进两国经贸合作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。在此,IPIP以开放的姿态,诚邀全球投资者共襄盛举,合作共建、共赢未来!我们相信,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IPIP将与合作伙伴一起,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,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赢。